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主要根据感觉统合形成机制,对儿童的身体实施干预,进而影响其神经系统发育,促进大脑感觉组织功能,形成高效协调的中枢神经协调工作机制,进而提升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
感觉统合训练在医学上被广泛运用于感觉统合较差的儿童,可有效防治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问题。经过医学临床证明,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效果明显。
感觉统合训练本质是以游戏的形式丰富孩子的感觉刺激,针对儿童感觉统合发展水平精心设计感觉统合活动项目,儿童在活动游戏中,做出相适得反应,以促进大脑功能得完善,预防或纠正感觉统合失调现象,从而刺激感觉统合能力得发展。
感觉统合训练的主要理论依据
1. 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人体的感觉统合,主要是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相互学习和作用的过程,感觉信号在大脑中重组、整合的过程。
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作用下,感觉统合训练虽然不能改变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但可促进和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个体在行动上发生改变,这为感觉统合训练增加人体感觉统合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儿童发育的连续性
儿童的发育过程有规律性和连续性,如因客观因素使儿童正常。如儿童出生时,因某些不良因素,如低体重,窒息而导致的儿童运动神经的发育迟缓,可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使儿童运动神经重新获得发育。
感觉统合训练就是给予儿童适当的刺激,促进其个体大脑功能的成熟和恢复。
3. 神经系统的分工特点
神经系统的分工遵循一下规律:大脑低一级的皮层下中枢负责感觉的摄入、整合以及感觉之间的联系,而较高一级的皮层中枢负责概括、知觉、推理、语言和学习,后者的发展有赖于前者,为使个体获得复杂的学习技能,应使儿童在感觉统合上做好准备。
4. 人体的适应性行为
适应性行为促进个体的感觉统合,而适应性行为的产生又反应了感觉统合的水平。所谓适应性行为使指有目的和目标的一种行为,使个体能迎合新环境中的挑战,学习新知识。
身体的运动所产生的感觉在脑内进行组织后为发育提供基础。因此儿童经验的实习取决于感觉和运动,而不仅仅凭感觉获得。
5. 内驱力
在参与感知运动的活动中有一种内驱力,它可促进儿童自我指导和自我实现。感觉感觉统合的儿童常缺乏内驱力去积极投入到环境中,从而尝试学习新经验,通过训练后,儿童开始对熟悉的环境感到满足,产生兴奋、自信和努力。
儿童感觉训练的必要性
1. 有效提升儿童感觉统合能力
通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提升儿童大肌肉运动和小肌肉运动的协调能力,达到手、眼、脑的协调运动,从而改善儿童的统合能力。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可改善儿童的运动技能及运动协调性,对儿童粗大动作,精细运动及双侧协调能力均有促进作用。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学龄儿童存在的各种行为问题也有益处,还能对儿童各科目的的学习有所帮助。
2.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可改善儿童心理功能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不仅可以发展儿童的智力、增强儿童的体制,还可以让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和特殊儿童融入正常的教育中,这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非常有好处,对儿童的心理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3. 防治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问题的最佳时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问题越来越突出,据统计,感觉统合失调症较为常见,12岁之前是治疗感觉统合失调的重要时机。
10月线下课程排期:
10/3-26 早教师(20天120课时)
10/3-7 感统(5天30课时)
10/4-7 蒙氏(4天3晚30课时)
10/10 早教师(20天120课时)
10/10-14 奥尔夫(5天30课时)
10/16 早教师(20天120课时)
10/16-20 蒙氏(5天30课时)
10/22 早教师(20天120课时)
10/22-26 亲子(5天30课时)
10/27 早教师(20天120课时)
10/27-10/30 感统(4天3晚30课时)
10/27-11/5 感统高级(8天3晚54课时 休2天)
10月线上课程排期:
10/1-11/2 早教师(12天72课时)
10/1-3 亲子(3天18课时)
10/17 早教师(12天72课时)
10/17-19 感统(3天18课时)
10/24 早教师(12天72课时)
10/24-26 奥尔夫(3天18课时)
10/30 早教师(12天72课时)
10/30-11/1 蒙氏(3天18课时)
ICEI美婴国际早期教育师资培训
每月每星期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