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儿童教育学会(ICEI)认证考试中心
400-657-8862 support@icei-hk.com
感觉统合失调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美婴教育


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但家长在学校等教育机构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认识到感觉统合失调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经造成的影响。

(一)日常行为和活动能力障碍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是指哪些妨碍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儿童智能发展,或是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

感觉统合失调的青少年表现出的一些症状诸如:做事成功率较差、任性、情绪不稳定、学业不佳、服从指令不良等等,会造成青少年与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幼儿园)产生冲突,进而导致青少年行为问题的产生。感觉统合失调与行为问题关系密切,不论男孩还是女孩,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中种行为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有任何衔接不上,必然出现各种行为问题。

感觉统合失调青少年受神经协调能力较差的影响,除了表现为学习、心理和社会适应等隐性障碍以外,还表现出日常行为的显性障碍等等,如灵敏性、眼手脑的协调性有所降低。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动手能力差等,孩子日常行为障碍不仅影响学童生活的自理能力、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能力,而且还会因活动能力障碍而致使活动减少,从形成“少活动(获得感觉刺激减少)-统合失调”和“统合失调-活动少(获得感觉刺激减少)”的恶性循环。

(二)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主要是指学习不良,主要表现为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成绩较差等,感觉统合失调学童学习困难既有心理发展水平因素造成的,也有因感觉失调导致的不良行为所致。

1. 心因性学习困难

与年龄相适应的心理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心理基础。从研究成果来看,感觉感觉统合失调的学童较正常儿童在阅读、记忆、知觉、思维、注意等方面发展滞后,如说话词不达意,常出现跳读或者漏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缺乏好奇心和观察能力,缺少探索性行为;等等,也就是说感觉统合失调的学童还未具备与年龄相适应的学习心理基础,因而学习也较为困难,特别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和课业量的增加,他们的学习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早教师资培训 感统课程

2. 行为性学习困难

良好得行为习惯,如安静、认真、刻苦、注意力集中、专心听讲,是学习好得先决条件。但是,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则表现出兴奋好动,调皮任性、爱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扰乱课程秩序;对教师的话听而不闻,行为拖拉,经常忘记教师说得话和留得作业等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这些行为不仅干扰教师的教学,还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因而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感觉统合失调的学生更容易发生厌学、逃学等不良行为,而且表现在学习困难方面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三)心理障碍

1. 内源性障碍

人的行为是一个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过程。认识过程是从外界或自身获得信息,并通过思维形成对事物存在的主观反应,是感情、行为的基础。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而言,由于不能对外信息进行协调地统合,而导致不正确的认知,因而表现出非正常的情感与意志行为。

在统合协调的情况下,“刺激-意志行为 1”是正常的行为反应模式,表现为人的正常心理应答,是个体心理正常的反映,社会行为表现亦正常的行为反应模式,表现为人的正常心理应答,是个体心理正常的反映,社会行为表现亦正常。但是由于统合失调的原因而出现“刺激-意志行为 2”的非正常应答模式,表现为一种非正常心理行为。社会行为表现异常。显然,这种心理障碍是由于内部感觉神经系统未能协调地进行统合所导致。

2. 外源性心理障碍

尽管统合失调的患儿智力一般在平均或平均水平以上,但受感觉统合失调的影响,其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这些学童的学习成绩和运动能力较差(表现为高智商、低成绩与能力),容易成为同学们嘲讽的对象。

感觉统合明显异常的患儿在人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 3-12 岁,将会因一连串的严重挫折,造成情绪上或者习惯上害怕学习和拒绝学习的态度,不仅影响学习而且易诱发一系列“逃学、厌学”心理行为问题。

因此,对感觉统合失调的患儿,除了及时积极治疗之外,家长、学校教师以及社会更加关注并帮助他们,避免外源性二次伤害。

3. 不明原因致心理障碍

不明原因致心理障碍是指不明原因所引起的错误认知或异常心理行为,既可能是内部神经协调缺陷原因所致,也可能是外在因素所致的行为偏差,如部分触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表现出吮手、咬指甲、自身自残、爱哭、怕黑、爱玩弄生殖器官等。这些行为不仅直接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招致他人的异样的目光或嘲讽而导致更多的外源性心理障碍,因而其危害性也较大。美婴国际教育:ICEI国际注册感觉统合指导师认证实操研修班即将开班,线上+线下课程,带给你满满的知识干货,帮助各位老师更深入地去了解感觉统合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为众多园所提供更系统的特色课程植入,实现招生盈利,塑造品牌形象。Vx公众号:meiyingjiaoyu

(四)社会适应障碍

1. 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指在社会生活中,个体之间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者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互相传递,使对方相互了解和达成共识的过程。人际交往是建立较少冲突,形成良好社会关系的途径和基础。感觉统合失调的患儿,由于未能对信息进行正确的统合,表现出过分敏感、回避、容易与人发生冲突、爱挑剔、性格孤僻等,使人际沟通中断或受阻而致交往障碍。

因此,对人际交往障碍的患儿而言,更需要从与他人交往中得到锻炼,通过交往训练(刺激)提高感觉统合能力,但是大多数患儿从多次交往的障碍中带来的往往是负面的强化刺激或冲突,使其陷入人际交往的恶性循环中去,人际交往障碍也越来越突出。早教师资培训 Vx公众号:meiyingjiaoyu

2. 合作障碍

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成为现代工作的主要特征与基本要求。但是对广大感觉统合失调患儿而言。受感觉统合失调的影响,难以与他人进良好合作,常表现出斤斤计较、缺乏责任感、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等。对学童来说,除了重视其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外,学会与他人合作也是学习内容之一,而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往往难以做到。

(四)其他特殊青少年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

1. 气质类型与感觉统合失调

青少年的气质类型与其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国内外逐渐出现一些关于气质类型与感觉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但研究数量并不多。吴汉荣等人从幼儿气质类型的角度分析认为,3-6 岁幼儿发生感觉统合失调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的幼儿的气质类型主要表现为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

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幼儿的退缩性。而退缩气质儿童更有可能发展出退缩儿童较少与同伴交往、社会适应能力差,是影响儿童发展的危险因素,与青春期甚至成年早期的问题行为有关。

2. 儿童多动症与感觉统合失调

已有的研究表明,在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中约有 11%伴有注意缺陷、多动及学习困难,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中有 84.3%伴有感觉统合失调。

根据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结果诊断的 ADHD 各亚型的综合商数与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因子分的相关性是不同的,各亚型ADHD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均较低,且都存在着学习能力发展不足的问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为主或混合型儿童的大肌肉及平衡感失调比多动 -冲动为主型的儿童更明显。


[返回]

立即开始报名咨询,立即预定学位!

立即咨询

微信咨询

热线电话

400-657-88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