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儿童教育学会(ICEI)认证考试中心
400-657-8862 support@icei-hk.com
奥尔夫音乐课程中,动作教学的目的_美婴教育


在学习奥尔夫音乐时,我们会通过各种活动(说、唱、奏、动、听、游戏等),去探究、发现、表现和创造艺术。奥尔夫音乐要求我们不仅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中要学唱、还要配合各种动作,动作教学让我们跟着音乐随性地摆动身体,在这过程中锻炼了各器官的协调能力。今天,就让美婴国际教育奥尔夫音乐师资培训讲师Triky qin来告诉大家,动作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1身心平衡发展
一般学校中的课程均以发展理性为主要目的,而发展体能的体育又无法弥补感性中感觉、感知、感悟和感情培养的需求,唯有音乐课可以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对其感性与理性,身(生理)与心(心理)进行综合平衡教育。当然,这种音乐课只有将动作结合进音乐教育中才能实现这种教育的目的,即奥尔夫所主张的原本的音乐教育。这种结合动作的音乐教学方法,在中国古代的“乐”的教育中,例如西周的宫廷音乐教育,就是通过乐舞的教习而得到应用的。

结合动作的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身心的自控把握能力和发展富有动力的生命力等方面,确实是其他任何教学课程都难以做到的,所以它更有利于素质教育。

2培养敏锐的听力、注意力、反应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律动不是按规定的动作配以音乐进行的,而是人在听到音乐后通过动作自觉反映出来的,这是这种教学方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首先它是培养听的洞察力,要求听要专注,只有专心地听,才能培养注意力。听后通过动作自觉反映出来,这就是反应能力,这个“身体外化”是“音乐”的外化,听的准确与否,反应的准确与否一目了然。


奥尔夫音乐课程

奥尔夫音乐课程实操现场

3、发展创造力
对听的音响(音乐)即兴作出身体动作的反应,这种即兴表演促进了学生自我表现和创作的欲望,是培养创造力最简单效果又最好的教学方法。

同一符号系统的模仿(如从语言到语言、动作到动作),只需要模仿能力和反应能力,不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但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模仿,就需要将这一符号的某种特征或象征性意义移到另一种符号系统上,这必须有想象力才能模仿得出来,尤其在比较抽象的音响与动作之间作这种移易,就更是如此了。把对声音的感受,如声音的高低、走向及强弱变化,甚至不同的音色、曲式结构,用动作来表示时,就必须要有想象力才能做到,甚至因为声音的非定量性和多解性,动作的反应完全有更大的自由度去表现,这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个更加广阔的天地。

4节奏感训练
以身体为乐器,通过动作挖掘人与生俱有的节奏感,体验和发展人更加敏锐的节奏感。人的动作本身就最富有节奏动力,从最简单的走跑到日常生活劳动中的动作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动作节奏教学的素材。而对儿童来讲,通过动作来发展其对节奏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则是最佳年龄接受期。因为这个年龄段身体的协调、身心的敏锐反应及表现,都最适宜结合动作进行节奏训练这种方式。方法简单,效果却最好。而对于过了这个最佳期的少年、成年人甚至于老年人来讲,通过动作,会找回他们原本潜藏的节奏本能,又是补充或多或少已被丧失的身心协调能力的最隹途径,无怪在欧美的大学,甚至音乐专业院校的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的音乐教学法至今仍盛行不衰。

5发展音乐感的基础教育
用动作作为音乐的“化身”。学生听到音乐后,把心中对音乐的感受,通过身体的动作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体态律动是音乐的“化身”。将音乐的要素:音的高低、走向、速度、节奏、音量、音质、音色以至音乐的情绪、风格、乐句、曲式结构等等,均可以由动作反应进行训练,甚至整部交响乐作品,也可以用身体“演 奏”出来。这种方式用在音乐教育上可以培养人敏锐的感受能力,进而使人去理解音乐,发展音乐感。所以,这种结合动作的音乐教学总的目的旨在唤醒人的本能,培养对人极为重要的音乐感知——首先是节奏感,培养人动作协调、身心和谐、平衡发展的能力,使情感更加敏锐、细腻,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

奥尔夫音乐课程的每项安排每个活动都是合理且系统的,通过上文的了解,希望大家能体会到奥尔夫音乐的魅力所在,让我们带着孩子,一起跟随奥尔夫音乐,动起来吧!

美婴国际教育是国际儿童教育学会(ICEI)认证考试中心,提供具有国际学术标准的专业性培训、拥有强大的实战派专家导师团队,专注国际早期教育师资培训建设与发展,是国内每月每星期都开班的早期教育师训机构。



奥尔夫音乐教师资格证

奥尔夫音乐教师资格证

早教师资格证

早教师资格证书

奥尔夫音乐实验基地牌匾

奥尔夫音乐实验基地牌匾
 

[返回]

立即开始报名咨询,立即预定学位!

立即咨询

微信咨询

热线电话

400-657-88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