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儿童教育学会(ICEI)认证考试中心
400-657-8862 support@icei-hk.com
为什么孩子爱反抗、打人?家长该怎么做? 美婴


你的孩子是否经常顶嘴、生气、打人昵?我想每个父母或老师一定都处理过孩 子的种种反抗与攻击行为,然而,你是否担心孩子的反抗或攻击行为过度了?孩子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行为障碍呢?美婴国际教育师资培训指定亲子早教讲师Bella对此提出了看法:

1遗传基因、生理因素
遗传研究指出,双亲中有精神相关疾病者,孩子出现行为障碍的机率较高。基因研究发现多巴胺接受器(Dopamine D2 receptor gene )似乎与外显性攻击行为有关,因为此段基因缺损可能导致脑内神经传导素失衡,使得孩子出现更多冲动、寻求刺激等不当行为。

2天生气质
所谓气质(temperament) 是指孩子与生俱来的特质。有的孩子天生较敏感、情绪 反应强、对外界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喜欢追求刺激、对处罚的感受力低(觉得不痛 不痒),因此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反抗与攻击行为,且很难处理。时间一长,父母对孩子也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并开始以高压方式对待,造成负面的亲子互动循环,使得问题日益恶化。

3、认知或社会能力发展
这是经常被大家忽略,却十分重要的因素。许多研究发现行为障碍的孩子,在认知学习、语言表达与理解力,以及社会情境理解力,常有发展落后的现象。因为无法正确解读外界的刺激(如听不懂父母的指令),或不知如何使用适当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绪(如跟同学发生冲突时,总是说不清楚前因后果),或是不会察言观色(如老师已经生气了,还继续玩闹),因此,经常造成人际上的挫折与冲突。另外,有相当高比例的行为障碍,同时并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或是学习障碍。这些孩子的早期学习经验往往遭遇许多的误解与挫折,进而产生更严重的情绪与行为问题。

4、庭因素
家庭问题是造成孩子行为障碍的最主要因素。家庭暴力、身体虐待、高压管教、婚姻冲突、缺乏家庭凝聚力、父母管教原则不一致、家庭纪律混乱、家庭变动大(如不断搬家、离婚)等因素,都会提高孩子行为障碍的机率。

5、会环境与文化影响
孩子居住环境的氛围、整体社会文化气氛、媒体节目、暴力电玩与书籍等,都可能扮演着加重或减轻孩子攻击行为的角色。
 
早教亲子课程学员合影

早教亲子课程学员合影

如何协助爱反抗、打人的孩子?

面对这些孩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愈早介入,愈能预防孩子日后产生更严 重的行为问题,在此和大家分享「三不五要」的教养对策。

1 建立不具攻击性的环境
孩子们常常为了抢玩具、争夺空间而产生冲突;或是处在一个充满玩具刀、玩具枪的环境下,被诱发暴力的玩法。因此,创造一个足够、没有过多暴力性玩具的空间,是降低孩子攻击行为的第一步。

2不以暴力回应孩子
面对孩子的暴力行为,不以暴力回应,以避免引起孩子更大的反弹或是错误的 价值观(愈凶的人愈厉害)。你可以试着使用「暂停法」,并配合「增强法」处理孩子的攻击行为。所谓暂停法,意即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将孩子带离攻击情境, 直到孩子情绪强度下降或出现合宜的行为为止;而当孩子出现合宜的行为时,便立 即给予称赞,这便是增强法。例如:小强为了抢玩具而打妹妹,妈妈将玩具自小强手中拿起来,并明确告诉小强打人是不对的,但不责骂,只是要求小强回到房间里安静十分钟。等下一次,小强出现与妹妹分享玩具的行为时,妈妈便给予小强称赞与鼓励。

3不否定孩子
许多父母在气头上总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你真是不听话,你真是坏孩子,没救了 !」等气话,而这些语言往往会造成孩子低自尊与自我放弃的想法(如我是坏孩子、我让父母失望、我不值得被爱),这些负面的自我概念将使得孩子的行为更加恶化。因此,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要秉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当孩子打人时,我们可以说:「打人是不对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正确的作法是什么!」 让孩子从中学到纪律,也感受到你的接纳,如此才能产生正面的自我期许,行为才得以改善。

4 .兼顾孩子的自主与纪律
许多反抗与攻击行为是孩子正常发展必须经历的社会学习历程,不要一看到孩 子的反抗行为便大声斥责或讲一堆大道理,因而压抑了孩子的发展。给予孩子表达 负面情绪的空间、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及在安全无虞的情况下,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做做看,孩子就能从中学习到独立、负责、尊重他人的信念。同时,也必须给予孩子明确的规范,告诉孩子哪些事情可以试试看,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增进孩子自我控制与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不过,如何界定哪些事情可以让孩子试试 看,哪些事情必须有明确的规范,那可又是一门大学问了。

5.找出孩子可能隐藏的认知、语言或社交问题
许多行为障碍的孩子,可能有语言、认知、社交、注意力、冲动控制、情绪困扰等问题,若能尽早找出这些问题进行补救,协助孩子学习适当的的人际相处技巧、正确的解读外界讯息,以及有效的解决策略,将可降低孩子的行为问题。

6.教导孩子正确的行为
有个孩子曾经问我:「为什么你们大人总是叫我们不可以做什么:但又不告诉我们可以做什么?这样真的让人不知道该怎么办耶!」制止孩子问题行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导孩子正确的行为。例如:婷婷在排队时,常因为无聊想跟人玩而推同学,以致引来同学的不满,老师多次制止,但婷婷推人的行为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善。因为老师只有制止婷婷推人的行为,却忽略了教导婷婷邀请同学一起玩的方式。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后,便告诉婷婷想跟同学玩要用说的,而且只能玩一些较静态的游戏,如猜拳,之后婷婷的行为便明显改善了。

7.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研究发现行为障碍的孩子,常有同理心不足的情况,比较不会站在他人的立场 思考,也较难体会他人的痛苦。因此,当冲突行为出现时,引导孩子体会他人的感受;平日多练习猜想他人心情的游戏,或是对孩子示范具同理心的行为,以增进孩子的同理心,当下一次孩子出现不当行为前,若能先想到别人可能因此受苦,其不当行为就会降低。

8主动学习情绪管理
父母、老师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自我情绪控制、培养足够的儿童行为处理能力, 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养准则。若成人对自身的情绪了解不足,情绪控制不好,那么,如何能心平气和的示范正确的行为?如何接纳孩子?如何运用行为管理技巧? 这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往往也是大人最不易做到的部分。想想看,你给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打几分呢?

以上便是关于孩子打人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面对一个高需求、攻击性强的孩子,的确是为人父母、老师的一大挑战。别忘了好好的善待自己,唯有将自己的身心灵照顾好,才能照顾孩子喔!


 亲子课程资格证书

亲子课程教师资格证书

早教师资格证书

早教师资格证书

亲子教育实验基地牌匾

亲子教育实验基地牌匾





[返回]

立即开始报名咨询,立即预定学位!

立即咨询

微信咨询

热线电话

400-657-88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