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儿童教育学会(ICEI)认证考试中心
加入收藏
|
证书查询
首页
培训课程
早 教 师
蒙台梭利
感觉统合
奥尔夫音乐
亲子早教
行为分析师
语言训练师
托 育
自 闭 症
职业园长
实验基地
早期教育
蒙台梭利
感觉统合
奥尔夫音乐
亲子教育
技术输出
研习交流
关于我们
美婴概况
新闻动态
学员心得
学员单位
联系我们
400-657-8862
support@icei-hk.com
首 页
培训课程
早 教 师
蒙台梭利
感觉统合
奥尔夫音乐
亲子早教
行为分析师
语言训练师
托 育
自 闭 症
职业园长
实验基地
早期教育
蒙台梭利
感觉统合
奥尔夫音乐
亲子教育
技术输出
研习交流
关于我们
关闭
奥尔夫音乐:关于身体动作训练的几个课例 美婴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
从幼儿时期给予儿童全面的综合音乐教育
,包括对儿童进行唱歌、识谱训练,还要教会儿童演奏乐器,同时结合朗涌、舞蹈、表演,全面地加强节奏、动作等各方面训练。今天
美婴国际教育
奥尔夫音乐师资培训讲师Triky qin
来给大家讲一下,关于身体动作训练的几个课例。
卡尔•奥尔夫
说过,“原本的音乐决不单单是单独的音乐,而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的结合。”这种结合在中国古代的“乐”的艺术活动中存在;在西方古希腊时期的艺术中存在;直到今天,也还在许多民族的音乐文化生活,以及在儿童的生活中存在。儿童对运动的要求和欲望,可以说是有着与饥渴同样的本能要求。 为了使儿童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必须在艺术教育中保持和继续发展这种统一,这也是儿童音乐教育,乃至整体艺术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此,除发展音乐与语言的素质外,还要进行基本的形体动作训练。在儿童(幼儿及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中,通过结合动作进行教学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这是儿童身心发育的特点决定的。
儿童在七八岁以前的这个时期,对客观世界和自己的身体的认知,还主要是通过感官直觉的体验、经验获得的,这个时期逻辑思维刚开始发育,所以是最重要的发展感知、感性体验积累的时期,而这个时期又是筋骨最灵活、最富有强性的年龄,生性好动、且精力充沛,因此也是训练身体协调能力的最佳期,结合动作进行音乐教育正是适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
身体动作的训练必须要有-个合适的空间,空间要大,能让学生们自由活动,最好是地板。无此条件的可使用化纤地毯、塑料地板革等稍有弹性的铺垫材料。地面不要滑和凉,同时训练时最好光脚(回归原本),或者穿软底练功鞋,运动用球鞋、布鞋,衣裤要轻便,宜于活动。根据我国实际,如无大的课室,在一定时间、气候条件下可选择室外进行教学,每个学期确保至少有一两次让学生身体能动起来的音乐课,教师如会竖笛再加一两件打击乐即可上课了。一定要把动作教学作为音乐课必不可少的内容融入音乐课中,甚至中学生、大学生也不能拒绝动作教学而小学低年级及幼儿更是必须使用动作,并要占更多的比例。这不是由某种主观意愿提出的要求,而是由这种教学行为本身的价值决定的。这种教学的价值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深入会更多地显示出来。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在形式上、教法上更是多彩多样,并且还在不断地发展着。这里仅介绍一些例子供大家了解、研究
奥尔夫音乐教育
之用。
奥尔夫音乐课程
1.
准备练习
在
身体动作训练
前应有准备练习,但对儿童来讲这种练习不是操练式的而是游戏式的;不仅是为了活动筋骨,而且是把他们带入内省体验,通过动作寻找感觉。这是奥尔夫所强调的结合动作的音乐教育的本意。
下面选择几个课例供了解这方面的教学。
课例
1
《感觉》
全体(人数多的班级可分两组做)围成一个圆圈,不要太挤,有一点点空隙,然后闭上眼,用小碎步向中间一点点走,当感到左右都挤到一起时睁开眼睛,这时会看到一个极不规则的圆圈,甚至有些人会冲到圈内或被甩到圈外了。
回到原位大家手碰手,臂碰臂左右感觉一下,再重做一次。
这个练习可再反复做几次,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凭听觉、凭自己身体的感觉甚至同伴的呼吸声,与两边的同伴相照应着向前走,它纯粹是训练感觉的,同时培养学生群体间的相互照应,共同行动的默契,为将来进一步的动作训练做准备。
课例
2
《猜猜我的伙伴是谁》
全班(如人数多分组做)分散自由站开,闭上眼睛,原地转三圈,然后听鼓声自由小心地走,当身体碰到人时,就两人拉起手(仍闭着眼)继续走,如同时碰到多人,只选择一人(不许出声),教师看到所有的人都碰到对手就停止击鼓,大家睁开眼看看自己的伙伴是谁。
【提示】
这是幼儿课例,学生通过身体“找朋友”。闭眼行走是对心理的很好锻炼,当两人拉手走时就会有了更多安全感,增加了互依互存的友情,这个练习对培养幼儿敏锐的感觉和自控能力,以及与别人合作的能力,是很好的方法,小朋友因为好奇,会很认真地去做。
2.
节奏训练
课例
3
《走起来》
尝试摸自己的脉搏,摸到跳一下就发一声“哒”,大家逐渐找到自己的脉搏后,在场内按脉搏的跳动走,当摸不到时就停下来,找到脉搏再走。整个教学过程要非常安静。这个练习对幼儿是很难的,比较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及成人。同时由于人的注意力是周期性的,心理状态也是周期性的,必然在摸脉时会有摸不到的时候,所以每个人必定是走走停停的。但它的价值首先是让人们从喧闹的环境中回到内省、关注自己的身体,把心静下来,这就是奥尔夫对心灵内省的强调。从人人共有的节奏本能——心跳开始节奏训练。
课例
4
《听鼓走》
在观察学生心跳节奏的基础上,教师轻轻地击鼓,让学生听鼓走,要求学生自己走自己的,不要碰别人,也不要跟别人,寻找自己的空间活动。当鼓声一停,就停下来;鼓声一起,就接着走。这就是对听觉作出反应的训练,每个孩子不需要任何动作技术的准备,马上就能做。这就开始了人们的节奏教学。
学生被“吸引"到能听鼓声基本作出反应后,可以通过鼓声做其他的动作,如音量大小的变化(通过身体动作反应)、速度的变化(走与跑)、速度从无节拍到有节拍过渡的变化,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对动作提出一些要求,如倒着走、弯腰走、用脚尖走等等,但万变不离其宗:即反应的训练及节奏训练。
以上就是关于
奥尔夫音乐教学
的几个课例,父母和老师对幼儿进行音乐训练时,可以配合音乐,打出各种动作的节奏,巧妙地进行音乐节奏训练及动作训练。
奥尔夫音乐资格证
早教师资格证书
奥尔夫音乐实验基地牌匾
[返回]
立即开始报名咨询,立即预定学位!
立即咨询
微信咨询
热线电话
400-657-88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