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儿童教育学会(ICEI)认证考试中心
400-657-8862 support@icei-hk.com
孩子看到许久不见的父母却嚎啕大哭?如何处理


有家长表示:平日里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有一次想要抱抱自己的孩子,孩子竟然不愿意,还嚎啕大哭,心里不是滋味,该怎么办?美婴国际教育资深亲子早教讲师Bella告诉大家:这是孩子的“认生期”危机!父母们不如跟着下面的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依附关系发展四阶段
从婴幼儿发展的角度来看,婴儿与照顾者之间(通常指母亲)很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依恋或依附的亲密情感,这是存在于两人之间的一种双向而亲密的情感联系,称为「依附关系」,可藉由下列三项行为指标来判断依附关系的现象:
(1)主动缩短与依附对象的距离。
(2)对陌生人保持距离。
(3)抗议依附对象分离的情形。
 
我们先来看看依附关系阶段性的反应与行为特征:
第一阶段:无特定对象的社会反应(零〜二个月)
婴儿出生后必须依赖照顾者全心的照顾。若照顾者对婴儿发出的啼哭和微笑的讯息,经常有正向的回应,也会引发婴儿对此照顾者有别于他人的反应,但是尚无明确的喜好以及选择行为出现。

第二阶段:对特定对象的社会反应(二〜七个月)
此时期的婴儿尚未发展出物体恒存槪念(物体或人物从眼前消失,幼儿会知道它或他仍然存在,并没有消失),当父母与孩子分离时,虽然孩子会出现不悦的情绪,但是他的分离情绪总能很快被安抚下来。

第三阶段:主动寻求与依附对象亲近(七个月〜两岁)
七、八个月大的孩子逐渐发展出自主性的爬行能力与物体恒存的槪念,而有寻找物品的动机,并有明显亲近依附对象的行为出现,同时也会排斥不熟悉的陌生对象,称为「认生期」。
换句话说,这阶段是真正依附关系发生的时期,婴儿会亲近依附对象、抗议与依附对象的分离,并且以不同行为引起依附对象的注意与反应。

第四阶段:相似目标的建立(约两岁后)
两岁后的幼儿其物体恒存概念发展逐渐成熟,更能接受与依附对象分离,并能与他人建立相似目标或不同的依附关系。若要更换照顾者或进入园所就读,这是相当适合的时期。
 
早教亲子课程

早教亲子课程

照顾者与依附关系类型
依附关系的发展有其阶段性,但是照顾者与婴幼儿互动后所产生的结果与质量,才是父母更应该关注的内容。其类型可区分为下列三种:
1、安全依附型
照顾者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察觉婴儿的生理及心理需求,适当回应孩子,也能以尊重、 合宜的态度看待婴儿的发展与自主性,并且配合婴儿的活动步调,还能以和蔼可亲的神情和婴儿互动。帮助孩子形成一种信赖别人的架构,而照顾者也能建构一个关怀与爱的典范。
2、不安全——逃避依附型
逃避型的照顾者其情绪特质较偏负面反应,经常表现出气愤、敌意及拒绝的态度,与孩子的互动也较缺乏耐性和反应性。
3、不安全一矛盾依附型
此类型的照顾者较常采用不一致的行为来对待孩子,其表现不仅无法配合孩子的步调,又常过度干扰婴幼儿的活动,并且回应孩子讯息的敏感度低,因此形成婴幼儿对他人较不能信任且缺乏安全感。
 
优质照顾模式
1、采用互动模式照顾婴幼儿的生理需求
喂奶前先用语言、眼神与表情预告孩子:「妈妈泡好牛奶了,现在要喂你喝奶喔!」说完后,等待孩子回应(观察孩子的表情和眼神的变化)再喂奶。在一来一往的回应与互动中,发展出良好的依附关系。
2、拒绝「电视保姆」与「录像带保姆
忙碌的父母一方面想工作,另一方面又想陪伴孩子,而能帮助父母达到鱼与熊掌兼得的方式就是使用「电视」来照顾孩子了。婴幼儿很容易被声、光吸引,产生「假性专注」 的情形,但父母并不容易察觉,以为孩子不吵不闹、专心看电视,就是良好的照顾模式。另外一种迷思是父母受到销售员的误导,以为重复播放美语录影带就能为孩子打造语言环境,殊不知孩子专注的目标不是语言的内容,而是玩偶、声音与影像的变化;而这些内容对亲子互动或依附关系并没有任何助益,反倒影响婴幼儿的专注力与认知能力的发展。
3、尊重婴幼儿的自我探索与学习时间
当照顾者满足婴儿各项生理需求后,孩子会出现一段自我安静的时间,并逐渐发展出探索身体与外在环境的能力。因此,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照顾者只需在旁边观察而不要贸然介入或干扰。如此一来,就能达到尊重与回应婴儿的发展及其自主性。
4、接纳婴幼儿动作发展历程
婴儿出生后即展开动作发展的历程,尤其两岁前的感觉动作期与认知发展习习相关。从漫无目的的手舞足蹈至翻身、坐起、爬行与行走,虽然都是与生倶来的本能,但是照顾者提供的安全环境与接纳态度,却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安全环境并不等同保护环境,安全环境是指孩子在环境中依着其发展需求而能自主安全的活动;而保护环境则指成人主导与控制的环境,例如有范围的游戏空间与婴儿床的区别。
5、培养挫折容忍力
在婴幼儿动作发展与练习的过程中,只要「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破坏环境」、「不违反规范」的事物,皆可以让婴幼儿接触与练习。例如:在不同的地面行走,并容许孩子跌倒,甚至接受孩子皮肉之伤;还能用正面态度告诉孩子跌倒不要紧,更重要的是自己会从跌倒中站起来,进而产生动作的协调性以及保护自己的能力。最令人喝采的是养成面对挫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6、优质的亲互动
身为一位忙碌的父母,若能运用「优质照顾模式」 ,必能使处在认生期危机的父母获得转机,并在工作与亲情之间取得平衡点。利用有限的时间,创造优质的亲子互动模式,达到重质不重量的实质效果。
通过以上文章,希望家长们对孩子认生这一情况有更清楚的了解,多关注孩子,给予孩子多一点陪伴,重建良好的亲子互动!


 亲子课程资格证书

亲子课程教师资格证书

早教师资格证书

早教师资格证书

亲子教育实验基地牌匾

亲子教育实验基地牌匾





[返回]

立即开始报名咨询,立即预定学位!

立即咨询

微信咨询

热线电话

400-657-88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