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儿童教育学会(ICEI)认证考试中心
加入收藏
|
证书查询
首页
培训课程
早 教 师
蒙台梭利
感觉统合
奥 尔 夫
亲子早教
行为分析师
语言训练师
亲职教育
自 闭 症
职业园长
实验基地
早期教育
蒙台梭利
感觉统合
奥尔夫音乐
亲子教育
技术输出
研习交流
关于我们
美婴概况
新闻动态
学员心得
学员单位
联系我们
400-657-8862
support@icei-hk.com
首 页
培训课程
早 教 师
蒙台梭利
感觉统合
奥 尔 夫
亲子早教
行为分析师
语言训练师
亲职教育
自 闭 症
职业园长
实验基地
早期教育
蒙台梭利
感觉统合
奥尔夫音乐
亲子教育
技术输出
研习交流
关于我们
关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及教学特色 美婴教
奥尔夫教学法的到来给所有音乐教育者带来了新的思考,是一次全新的音乐教育革命。
音乐家奥尔夫
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舞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今天,
美婴国际教育
就给大家讲一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及教学特色吧!
一、来源
卡尔·奥尔夫(CarlOrff, 1895-1982)生于巴伐利亚慕尼黑,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和教育家,他早在1924年就热切追求一种当代的艺术,以激起对音乐、语言、舞蹈和戏剧结合的新观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激发孩童藉由想象力和幻想力进入音乐仙境的教学法。1953年奥尔夫音乐教学训练中心在萨尔兹堡莫札特音乐学院正式成立,使有志于从事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教师能由此得到完整且长期的师资训练。
二、基本理念
奥尔夫Orff)对于孩子的音乐教学之基本理念在于「感觉」优于「理解」。他认为孩子的音乐学习历程应该着重在听觉、肢体、 触觉的刺激,而非要求孩子去理解一些艰深的乐理或抽象符号。我们可以由他所说的一段话来窥其哲理根据「音乐必须与律动、舞蹈及语言结合才能产生意义。」他更强调音乐教学在各国中,应该多采用自己的舞蹈、语言、乐器、民谣等本土化教材。
以下分别说明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色:
㈠教学目标
整个
奥尔夫教学法
的关键在于「探索」及「经验」,其目标有二: ⑴帮助孩子累积音乐经验;⑵帮助孩子发展其潜在的音乐性。
㈡教学特色
1.强调以儿童思想为中心的「人性化」的教学原则
奥尔夫理念中,最受人尊崇的精神主要是在于对人性的尊重。他一再强调任何人均有学习音乐的本能,音乐教育并非天才教育,尤其在幼童阶段的孩子应该以通才视之。也就是说,人人都有机会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真、善、美。至于,教材的选择与设计必须符合孩子的生活体验,所有属于孩子生活领域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拿来作为素材的。因此,上课的地点可以允许在教室以外的任何地方,诸如:海边、山上、林野……等。而担任奥尔夫教学的教师,则必须经常鼓励儿童运用其所有的知觉和感情,去注意周遭的事物与现象,让儿童对这些宝贵的经验有更深一层的领悟。
奥尔夫音乐课程
2.强调利用「乐器合奏」做为探索声音的主要手段
奥尔夫教学中所使用的乐器种类繁多,大体包括:天然乐器、自制乐器、身体乐器,以及由顾尼德•凯特曼(Gunlid Keetman)女士,这位天生具备音乐和韵律才能的专家,根据奥尔夫的
音乐教学理论
所设计的奥尔夫乐器。以下分列上述乐器之内容:
⑴天然乐器
包括所有自然物所发出的声音,以及生活周遭所有可能发出声音的乐器。如:风声、雨声、打雷声、汽车声、杯子互碰的声音等。
⑵自制乐器
主要由教师提供各种丰富的素材,并指导孩子运用想象力制作一些和市面上的现成乐器有所区别的克难乐器。包括:风铃、沙锤、手镯铃、洗衣板等。
⑶身体乐器
凡是身体各部位所有能发出拍击声的地方,都是很好的创造声音来源的乐器。诸如:弹指声、拍臀声、拍手声、弹舌声、踏脚声等。
⑷奥尔夫乐器
以木片和钢片为主,打击时具有极佳的音响效果,音色美又简单易学,使演奏轻松又容易。包括:
a.有调敲击乐器
高、中、低音铁琴、木琴、钟琴及定音鼓。
b.
无调敲击乐器
大小鼓、曼波鼓、康加鼓、木鱼、木鸟、响棒、铃鼓。
另外,木笛和其他的弦乐器也是奥尔夫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基于奥尔夫基本要素之音乐原理,各国可以根据本国的特色,发展属于自己本土化的乐器来使用。
3.利用押韵童诗,配合「语言说白」及「五声音阶」之伴奏,发展幼儿的节奏性和音乐性
在上述乐器中非常特别的「片乐器」,如:木琴、铁琴是相当能够发展孩子即兴和伴奏能力的乐器。奥尔夫经常运用五声音阶的伴奏,配上旋律简单的本土押韵诗或儿歌,来训练孩子基本的节奏感,藉此培养孩子对旋律欣赏的乐趣。至于节奏训练,奥尔夫特别强调要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大可不必有太多形式化的课程设计,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到处充满着不同的节奏,只要把握即兴的原则,节奏训练随时都可以实施。但是,在奥尔夫教学中,也有采用较固定的课程设计,那便是奥尔夫中特有的顽固伴奏(Ostinato)型式,它较注重由简单到,复杂的节奏训练,若能加以熟练则可经常做为唱歌、游戏、合奏、律动的伴奏。
4、透过创造性「律动」来经验、探索空间,并做为将来即兴创作之准备
所谓创造性律动即是指身体领悟、肢体协调、放松、弯曲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激发孩子去思考一些问题,譬如:用身体创造不同的形状,运用空间的探索,做出可高、可低、可伸展、可收缩……等身体造型。另外,教师更可利用各种道具来拓展创造的空间,如:丝巾、绳子、竹棍……等。创意律动是一门活的课程,教师如何利用幼儿好动的倾向,使之动得有价値、有目的,则依赖课程之趣味性、活动性及启迪性。同时,课程之进行应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让孩子做出敏锐的反应及律动的表现,再经由模仿进入创造的境界。
5、利用「即兴创作」的活动做为探索音乐形式的主要手段
由于即兴可以提供许多创作的机会,从一个短短的动机、模式、问答句、乐句到整首音乐,在整个即兴创作的过程中,幼儿不断接受挑战,获得成就与满足(郑方靖,1993)。奥尔夫教学是一种经由诱导、尝试即兴,以达到创造目的的教学。他经常利用团体教学,让孩子有独立表现与合作训练的机会;孩子也经常自游戏、音乐的学习和表演中获得兴趣和内在的反馈。
6、利用「戏剧」表演活动引发孩子创造思考及创造行为
戏剧性的律动、舞蹈和演出的经验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提升,假若能搭配歌曲中的说白或唱歌活动来实施,则更具声音探索的价値。而创造性戏剧活动对创造思考教学最大的助益在于,其目标多元化、教材趣味化、课程统整化,在一场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儿童剧中,不但能刺激幼儿思路活络,更能发展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由以上奥尔夫教学的特色中,硏究者归纳出奥尔夫音乐对本世纪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是一种最为人性化的音乐教学,只因为它能尊重每一个个体均拥有学习音乐的机会;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能尽量表现个体的优点,让愿意学习的孩子都能获得信心和他人的肯定。幼稚园的音乐教学目标即是发展孩子的音乐才能,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透过演奏、活动、音乐创作、听力训练来完成(Mark, 1979)。 奥尔夫教学法主要就在发展这种综合性的音乐基础能力,同时,在提升个人音乐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藉此丰富孩子们的音乐生活。
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
教学目标及要求
是非常高的,必须要具有更高的音乐教育素质和扎实的音乐功底。希望通过以上文章的学习,老师们在今后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能逐步运用到课堂中去,带领孩子结合本土文化和自身情况,在音乐课上去探索和实践奥尔夫教学。
奥尔夫音乐资格证
早教师资格证书
奥尔夫音乐实验基地牌匾
[返回]
立即开始报名咨询,立即预定学位!
立即咨询
微信咨询
热线电话
400-657-88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