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宝宝怎么办
家长让宝宝坐在腿上问宝宝:“如果饿了你会怎么办?”“你渴了怎么办?”“停电了怎么办?”“感到冷怎么办?”等。
让宝宝多讲几种办法,鼓励他出新点子。
这种问答能培养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语言的发展。
2、哪个装得多
给宝宝准备大、中、小三个瓶子,在中号瓶子里装满沙子,再把瓶子里的沙子倒入大号瓶子里面,看看沙子到瓶子的哪个地方,在宝宝的注视下作个记号。
然后把大号瓶子里的沙子倒入小瓶子里,直到溢出来。
这个游戏能让宝宝直观地认识大、中、小的概念。
3、看天气预报宝宝一般不喜欢下雨的天气,下雨天宝宝就只能呆在家里,不能出去同小朋友玩。
这时可以趁机教宝宝通过电视看天气预报。
妈妈可以请宝宝注意看和听天气预报,看明天会不会下雨,是什么天气,以便决定是否去公园玩。
这时宝宝会对天气预报有所关心,如果宝宝在听天气预报时问“暴雨是什么?”“风沙天气是什么?”大人可以趁机解释,增加宝宝的气候知识。
4、收集玩具除了市面上的玩具外,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成为宝宝的玩具,如树叶、小石头等。
到河边捡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不但可以增加宝宝的创造力,也能享受普通玩具所没有的乐趣。
除此之外,像收集瓶盖、糖纸、烟盒等对宝宝来说都是很有趣的活动,能培养宝宝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5、认识交通工具准备系列交通工具的图片,让宝宝认识交通工具的名称和图片的背景。
如飞机在空中飞,轮船在大江和大海里漂游,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在马路上跑,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等,还应该到实地去观察救护车、消防车、警车、市政维修车等。
只要宝宝有兴趣,大人都可以介绍教宝宝认识。
6、树叶贴画秋天,树叶颜色非常丰富,收集一些带回家,将树叶夹在书页中压干,再准备一些白纸、桨糊。
将树叶抹上浆糊,贴在白纸上,做成树叶贴画,大人可以鼓励宝宝做出各种形状的图形。
这种活动能培养宝宝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7、寻找春天在春季里,选择一个阳光灿烂的天气,带着宝宝去效外寻找春天。
外出前,可以告诉宝宝:“今天,爸爸、妈妈带着宝宝出去找春天,宝宝一定要仔细地看喽!”
到了郊外可以启发宝宝:
回到家里,还可以教宝宝画一幅春天的图画。
8、比较西瓜和南瓜家长拿出西瓜和南瓜的图片给宝宝看,对宝宝说:“西瓜和南瓜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请宝宝告诉我,好吗?”
家长可以提示宝宝“能不能吃?都是什么形状?”
让宝宝知道“都能吃,都是圆的”。
接着又问:“那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然后提示宝宝:西瓜能生吃,南瓜要煮熟吃。西瓜里面是红的,南瓜里面是黄的。
这种对西瓜和南瓜的比较,能培养宝宝分析事物相同与不同的能力。
9、谁会飞家长拿出乌鸦、小猫、小兔、乌龟、孔雀、燕子等小动物的画片,然后问宝宝:“虎大王要举行一次飞行比赛,想请你帮它邀请选手,宝宝你看看,它们中间谁会飞呢?”
宝宝会用他的知识,把会飞的动物选出来。
这种游戏能促进宝宝思维能力的发展。
10、认识日用工具家长把一些日用工具,如剪子、小锤子、螺丝刀等准备好,告诉宝宝这些工具的名称和作用。
也可以让宝宝拿着小锤子去敲钉子或其他物品,用剪刀去剪纸和布,使宝宝认识这些工具的作用。
11、圆形和方形家长拿出一块方形积木和一块圆形积木,问宝宝哪一块是方形的,哪一块是圆形的。
当宝宝说出来以后,就要求宝宝在屋子里找出方形的物品和圆形的物品来。
家长可以给宝宝暗示。
12、分前后家长告诉宝宝身体的前面有眼睛、鼻子、嘴巴、胸部、腹部,身体的后面有后脑勺、背部、腰部、臀部。
与宝宝一起散步时,让宝宝往前看,说出前面有谁,有什么东西,往后看,说出后面有谁,有什么东西。
还可以要求宝宝把玩具小兔放在玩具小狗的前面,把玩具小鸭放在玩具小猫的后面。
这些练习都能使宝宝学习前和后的概念。
13、认识夏天和冬天家长准备两张宝宝的照片,一张是在冬天照的,另一张是在夏天照的。
另外再准备两幅画,一幅是冬天湖面上结着厚厚的冰,许多小宝宝穿棉衣、戴帽子和手套在滑冰,湖边的树上没有一片叶子;另一幅画是夏天,许多小宝宝都在湖里游泳,湖边的树上长满了叶子。
家长先让宝宝观察几分钟,然后问一些提示性的问题,让宝宝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
如:“为什么要穿这么多的衣服?”“湖上为什么会结冰?”“树叶为什么一片也没有?”引导宝宝说出是因为冬天很冷的原因。
接着再问宝宝:“为什么穿很少的衣服不冷,还可以到湖里游泳?树叶为什么这么多?”引导宝宝说出因为夏天很热的原因。
然后再拿出宝宝的两张照片,问宝宝这是什么时候照的。
在宝宝回答之后再追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
14、猜谜游戏家长说谜面,宝宝猜谜底,也可以配合相应的图片,让宝宝去猜。
常用的谜语有:老大头长两只角,耕田力气真不小(牛);老二长得个儿高,乘骑拉车少不了(马);老三身穿白皮袄,山坡上下忙吃草(羊);老四噘嘴眼睛小,浑身上下全是宝(猪);老五白天爱睡觉,黑夜捉鼠喵喵叫(猫)。
这种游戏能帮助宝宝加深对动物的认识。
15、玩色彩为宝宝准备各种色彩的颜料、纸、小盘子、小毛笔等,让宝宝随心所欲地用毛笔混合各种颜料涂画在纸上。
色彩混合在一起的变化,能给宝宝带来新鲜和惊奇。
此外,可以用牙签和厚纸板做出简单的风车,借着风车旋转色彩会变化的特性,让宝宝体会色彩变化的快乐。
这种游戏能训练宝宝对色彩的认知能力。
16、找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家长把一个对称图形从对称轴剪开,先出示第一边图形给宝宝看一看,然后与另半图形拼起来,让宝宝看一看完整的图形。
这时再将其中一半拿去,与其他任意剪开的半边图形混在一起,让宝宝从中找出对称图形的那半张图形。
宝宝找对了,要表扬,并将两半图形拼在一起。
这种游戏能锻炼宝宝的记忆力,培养对图形的认知能力。
17、看地图家长替宝宝画一张自己住家的小地图,在图上圈出自己家的位置,旁边标上有名的建筑物。
还可以圈出爷爷家的位置,标上去爷爷家乘车的路线,教宝宝学会看地图,熟悉以后,可以问宝宝自己的家在哪里,乘几路车到爷爷家等。
这种训练能培养宝宝的空向思维能力。
18、切胡萝卜给宝宝准备一把圆头餐刀和一根胡萝卜,指导宝宝右手握刀,把刀口朝下对着胡萝卜,左手固定要切的胡萝卜,用力把刀子按下去,切开胡萝卜。
等宝宝切完胡萝卜,要问宝宝:“你把胡萝卜切成了几块?”让他回答。
这种游戏能使宝宝感悟简单的分割概念。
19、分清物品家长准备几组图片,混合打乱,这些图片中有吃的、穿的、玩的。
要求宝宝把这些图片按吃、穿、玩三类分开,分别放在三个盒子里,宝宝分完后,妈妈要检查一下有没有分错。
还可以做一种游戏,妈妈先说出几种物品的名称,其中有一个和其他不一样,让宝宝仔细听,然后挑出不一样的那一个来。
如果宝宝能从苹果、桃子、杏子、衣服、芒果中挑出“衣服”,就说明宝宝能仔细听,而且能分辨出不同类的物品。
这种游戏能使宝宝从根本上区分物品的不同。
20、学习快和慢先让宝宝了解什么是快,什么是慢。家长与宝宝进行跑步比赛,家长跑得快,宝宝跑得慢。
在明白快慢的基础上,注意在语言中使用快慢的词汇来描述动作。
还可以请宝宝观察比较常见的动物哪些跑得快、飞得快,哪些走得慢、跑得慢。
这种游戏能使宝宝从多角度理解快和慢的含义。
21、感受秋天秋天的时候,家长留意找一处枫树林或者其他落叶的树林,当大量的叶子落下来时,就领着宝宝去那里感受秋天。
先看树枝,已经有许多树叶变颜色了,找一找红色的枫树叶,然后让宝宝跳到松软的“树叶地毯”上玩一玩,去听一听树叶发出的声音。
宝宝可以在这里蹦蹦跳跳地玩上一会儿,回家时再捡几片树叶作记念。
这种活动能增加宝宝的感性知识。
22、学习观察家长给宝宝一个梨子,先让他看、摸、闻,最后尝一尝。
家长要用语言去指导宝宝观察,提出观察的要求,向宝宝提几个问题:这个梨是什么颜色?它的皮光滑吗?吃起来硬不硬?吃起来是热的还是凉的?它是甜的还是苦的?
这种活动能培养宝宝完整认识事物的能力。
23、补充缺图家长用纸画出一些动物,故意少画一二个主要部位,让宝宝指出或用笔填上。
先要让宝宝找出容易发现的部位,如小白兔的耳朵、大象的鼻子、牛的角或尾巴等,让宝宝容易发现,并学会自己补充上。
以后再让宝宝寻找儿童图书中专门为宝宝编画的训练找缺失或错误的题目。
这种训练能培养宝宝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完整认识事物的能力。
24、学习拼图选择宝宝经常看到的图片,熟悉图中事物的各个部分。
将图片主要人物或物品的重要部位分开成为几部分,教宝宝将这些分开的图片拼成一个完整的图片。
选择图片时应注意,最好一图一物,或以一物为主,另一物为辅。
这种玩法能练习宝宝手眼协调,发展从局部到整体的知觉能力。
每月每星期都开班,全国学员都在美婴,遇见更好的自己
线上课程
3/18 早教师
3/18-20 感统(3天)
3/22 早教师
3/22-24 奥尔夫(3天)
3/26 早教师
3/26-28 蒙氏(3天)
4/1 早教师
4/1-3 亲子(3天)
4/15 早教师
4/15-17 感统(3天)
4/19 早教师
4/19-21 奥尔夫(3天)
【报名热线电话:400-657-8862】
ICEI美婴国际早期教育师资培训
每月每星期都开班
早教师︱蒙台梭利︱感觉统合
奥尔夫音乐︱亲子早期教育
行为分析︱语言训练︱自闭症
亲职教育︱职业园长...
立即开始报名咨询,立即预定学位!
立即咨询微信咨询
热线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