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个妈妈抱怨说:最近孩子容易闹情绪,而且不分场合,有时候是上学快要迟到了,有时候是在公共场合,一闹情绪就哭个不停。
而她又是天生受不了孩子哭闹的,一听到孩子哭闹,特别容易烦躁,孩子不管这些,越哭越厉害,当她的耐心一点点地被耗尽时,就会对着孩子吼道:
“不许哭!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哭,烦不烦?再这样就把你丢在这,不要你了!”
看妈妈这么生气了,孩子的哭声会小点,泪眼朦胧地被妈妈拉着往前走。
管孩子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尤其是在孩子闹情绪的时候,总是让许多父母手足无措,有的选择妥协,有的选择打骂,有的选择沉默,有的选择哄骗......
面对孩子的情绪,你最常见的反应是以下哪种呢:
1.以暴制暴
“再闹,就给我试试看!”“不乖就把你赶出门”之类的严惩、恐吓和威胁话语。
这些话语不但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会让孩子采取自我破坏或被动的攻击行为进行报复。
2.当孩子情绪的奴隶
“不哭,就带你去吃麦当劳!”“我买玩具给你就是了,别难过了!”用贿赂、哄劝的方式息事宁人,避免孩子体会不好的情绪,反而让孩子学会了“情绪勒索”。
3.不许哭
其实哭,是孩子情绪发泄的一种途径。一旦家长让孩子不许哭,会带来许多危害。
比如,孩子内心会变的害怕,胆小,变的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挫折。不让孩子哭,也会造成孩子负面情绪的积累。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有一个词是“强迫性重复”,意思是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痛苦的情绪中,如果没有人帮忙,很难从这个痛苦体验中逃脱。
当孩子无法在哭中获得一些宣泄,孩子就会去别的地方寻找宣泄的途径,比如去幼儿园欺负别人,或者在家中搞破坏,使用暴力等。
一旦经常在父母面前哭的时候被强行制止,孩子就会变得隐忍,与父母的关系也会受到阻碍。
情绪需要释放,而倾听,则是帮助孩子释放坏情绪最好的方式。
4.为孩子的情绪贴标签
”你这个坏孩子,为什么这么粗暴?”“真是爱哭鬼!惹人厌!”你贴在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会轻而易举的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5.流于说教
“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当孩子伤心、难过、生气的时候,情绪已经主导了全部意识,根本不是灌输规则与训诫说教的好时机。
6.回力球效应
“你再闹啊!干脆把我气死好了!”在孩子闹脾气时,无法保持冷静,反而回以愤怒,形成“你来我往”的恶性循环,最后“发脾气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想法也将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7.阻断话语
”怎么垂头丧气的?振作一点!”对孩子的情绪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不但阻断了亲子沟通,也让孩子相信情绪是不受欢迎的,进而筑起一道心墙,变成一个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显得麻木的人。
8.归咎他人
”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为了安抚孩子情绪而归咎外界环境的做法,会让孩子无法对自己负责,失去从错误中反省学习的机会,容易养成遇到挫折“只会怪别人”的恶习。
孩子情绪学习经验深受父母的影响,父母同时也是稳定孩子情绪的最主要来源。
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高特曼的追踪调查发现,父母扮演情绪教练的孩子,比较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情绪,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学业表现也比较杰出。
提高孩子的情绪能力,已成了现代父母的必修课。
孩子闹情绪时,我们需要这么做
培养情绪能力,愈早开始愈好,且要注重方法和技巧。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时,父母可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01.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学会倾听
谁都会有心情不好,失落的时候,孩子也是如此,更何况孩子的心灵往往比成人更加脆弱!
德国心理学家卡萝拉·舒斯特说,其实孩子哭的时候,最先需要处理的是家长的情绪。
面对哭泣不止的孩子,请你冷静下来,此时孩子最需要你的接纳,只有接纳,才能破解孩子的情绪密码。
情绪是自然产生的感觉,是一个人对周遭事物的主观感受,因此没有对错之分。
它是一种能量,一旦涌现了,绝不会凭空消失,需要有效抒解的管道。
如果不接纳负向的情绪,在孩子出现负面的情绪时,大人往往会以“不可以这样”,或是轻忽压抑,而不能提供孩子一个实际练习面对和处理负向情绪的机会,或是体会孩子在处理这种情绪时需要一段心理历程。
例如:当我觉得害怕、紧张、担心、嫉妒时,我觉得如何?我可以怎么办?
如此一来,孩子表面上可能没事,但内心那股“气”依然存在,”情绪垃圾”愈积愈多,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同理孩子的情绪,并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绪表现当成工具,对父母予取予求。
要让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觉都是可以被接纳的,但是不当的行为必须被规范。
02.引导孩子理清原因
接下来,父母要像一面情绪镜子,运用言语反映孩子的真实感受,协助孩子觉察、认清自己的情绪,例如:
“看你哭得这么伤心,一定很难过,对不对?”响应孩子的感受,可以让孩子明了自己的感觉。
之后,继续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例如:”今天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协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理清情绪背后的原因。
只有找到情绪反应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对症下药。
03.引导孩子调整认知,思考解决方案
等孩子情绪缓和下来,引导他调整认知,从另一种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扰的事情,例如:
“玩具被同学不小心弄坏了,你觉得很生气。但是你打人没办法让玩具恢复原状。我们一起想想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好不好?”
养育孩子是慢工出细活,多一份耐心,多一份收获,当孩子用哭闹来发泄情绪时,更需要我们的倾听。
6-7月线下课程排期:
6/15 早教师(20天120课时)
6/15-19 蒙氏(5天30课时)
6/22 早教师(20天120课时)
6/22-26 奥尔夫(5天30课时)
7/3-25 早教师(20天120课时)
7/3-7 感统(5天30课时)
7/9-8/17 早教师(20天120课时)
7/9-13 亲子(5天30课时)
7/15-8/17 早教师(20天120课时)
7/15-19 蒙氏(5天30课时)
7/21-8/17 早教师(20天120课时)
7/21-25 奥尔夫(5天30课时)
6-7月线上课程排期:
6/16-30 早教师(12天72课时)
6/16-18 奥尔夫 (3天18课时)
6/20 早教师(12天72课时)
6/20-22 感统(3天18课时)
6/24 早教师(12天72课时)
6/24-26 蒙氏(3天18课时)
6/28 早教师(12天72课时)
6/28-30 亲子(3天18课时)
7/16-30 早教师(12天72课时)
7/16-18 奥尔夫 (3天18课时)
7/21-8/16 早教师(12天72课时)
7/21-23 蒙氏(3天18课时)
7/24-8/16 早教师(12天72课时)
7/24-26 亲子(3天18课时)
7/28-8/26 早教师(12天72课时)
7/28-30 感统(3天18课时)
每月每星期都开班,全国学员都在美婴,遇见更好的自己
【报名热线电话:400-657-8862】
ICEI美婴国际早期教育师资培训
每月每星期开班!
早教师︱蒙台梭利︱感觉统合
奥尔夫音乐︱亲子早期教育
行为分析︱语言训练︱自闭症
亲职教育︱职业园长...
立即开始报名咨询,立即预定学位!
立即咨询微信咨询
热线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