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的必然性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引起了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导致了现在儿童普遍出现感统失调的问题。那么感统失调到底是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感统失调在将来会不会形成常态化的社会性关注问题呢?
让我们从以下几点全面了解一下感觉统合。
01
感统失调的生理原因(先天性的)
· 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
· 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
· 因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
02
环境及人为的原因(先天性的)
· 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
· 父母太忙碌,辅导少而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
· 出生后,没让孩子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
· 父母或保姆不准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脏,从而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
· 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 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太少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等等 。
03
感统失调造成的有哪些常见情况呢?
触觉问题
1.躲避接触 固执于某些物件要时刻抱着才有安全感,不爱玩身体接触的游戏,嫌弃某些质地的衣物。
2.讨厌被触摸 讨厌理发、洗澡、刷牙,不喜欢绘画、沙土、泥工等手工作业。
3.爱打架 爱发脾气动手打人,对非恶意的身体接触反应激烈。
前庭感觉功能问题
1、特别爱玩旋转的凳椅或游乐设施,而不会晕。
2、喜欢旋转或绕圈子跑,而不晕不累。
3、虽看到了仍常碰撞桌椅、旁人、柱子、门墙。
4、行动、吃饭、敲鼓、画画时双手协调不良,常忘了另一边。
5、手脚笨拙,容易跌倒,拉他时仍显得笨重。
6、俯卧地板和床上时头、颈、胸无法抬高。
7、爬上爬下,跑进跑出,不听劝阻。
8、不安地乱动,东摸西扯,不听劝阻,处罚无效。
9、喜欢惹人,捣蛋,恶作剧。
10、经常自言自语,重复别人的话,并且喜欢背诵广告语言。
11、表面左撇子,其实左右手都用,而且无固定使用哪支手。
12、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衣服常常穿反。
13、对陌生地方的电梯或楼梯不敢坐或动作缓慢。
14、组织力不佳,经常弄乱东西,不喜欢整理自己的环境。
本体感觉功能问题
1.书写速度慢,字迹不规则,书写时往往过分用劲。
2.在学习和其它活动中,顺序性和时间意识差。
3.容易因为非智力因素引起学习不良,完成简单动作常常遭遇失败,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容易沮丧,依赖性强。
4.学习系鞋带、扣钮扣等精细动作困难,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差,动作笨拙,不喜欢翻跟头,不善于玩积木。
5.不合群、孤僻,在陌生环境容易迷失方向。
04
感觉训练的原理
感觉统合训练的主要感觉通道是:皮肤的触觉、前庭感觉和本体感受。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
前庭平衡觉是指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碳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保持身体的平衡。
本体觉(又称深感觉)是指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
感觉统合训练强调“统合”,目的是实现大脑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并且通过训练,形成适应性行为,从而使机体在大脑中形成适当的反应模式。
05
感觉训练的内容
感觉统合能力是大脑本身所具备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展,还需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而激发的。训练就包括提供前庭、本体和触觉等刺激的活动。多数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在游戏、运动和闲暇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
感觉统合训练中,专家会指导儿童参与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是对儿童能力的挑战,要求他们对感觉输入作出适应的反应,即成功的有组织的反应。
而针对每个孩子设计的训练活动,会针对性的增加对儿童的要求,使他们有组织的反应和更成熟的反应。
感觉统合训练过程,几乎总是让儿童感到愉快,对儿童来说,训练就是玩,于是很多家长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感统训练不就是做游戏、玩儿吗?
其实家长不知道的是:感统训练的游戏气氛,不只是为了愉快,也是让儿童更愿意参与,更多的是为了他们从训练中更多获益,毕竟,科学的感统训练是根据儿童的成长情况设计的,并不是简单地在“做游戏”。
06
常见的感统训练游戏
俯卧大龙球抓东西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强化手眼协调及双侧肢体的平衡控制,促进运动企划能力。
训练要求:协助孩子俯卧到大龙球上,保持平衡姿势。把孩子喜欢的一个玩具放在大龙球滚动时孩子伸手可触的地方。协助孩子卧在球上前后慢慢滚动,让孩子探身去摸玩具,必要时可使用会发声的玩具,以帮助孩子辨明玩具所在的方位。
压马路
训练目的:提供触觉刺激,有抑制神经兴奋程度的作用。
训练要求:让孩子仰卧或俯卧在垫子上,用大龙球在其身上滚过去。若孩子喜欢这种压力可尝试加重一点压力。
摇摇船
训练目的:控制迷路张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体刺激,并改善身体概念及两侧协调。
训练要求:孩子躺在地上,两手抱膝身体屈起成球状,前后摇动二十下,或左右滚动二十下。
难度设置:——帮助给予:开始时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或摇不动,家长需要给予身体协助,从侧面轻推孩子的肩或臀,示意孩子顺着给予的外来力量摇动身体。一旦孩子掌握要领,及时减少帮助,鼓励孩子自己利用自身的力量摇动身体。
拍气球
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动作的计画能力。
训练要求:把气球往上抛,然后双手轮流向上拍打气球,尽量不要让气球落到地上。
鞋子走路
训练目的:促进身体两侧协调及动作计划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将两手穿在鞋子里,沿着一定的路线或脚印前进或向侧边行走。
运小球
训练目的:训练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用塑料球拍运送乒乓球,一次放一个乒乓球在球拍上,运到距离2米的大容器中。不可以用另外一只手扶乒乓球。
打保龄球
训练目的: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把儿童保龄球放在1米左右的距离,让儿童用黑色的大球击球。
跳数字
训练目的: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及重力感。
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剪出大的数目字1-10或1-20贴到圆形的不粘胶上再地板上,让孩子从一个数字跨到另外一个数字上,以跨到圆形内为胜。
袋鼠跳
训练目的:强化前庭刺激,控制过敏信息。
训练要求: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8月线下课程排期:
8/1-21 早教师(20天120课时)
8/1-5 奥尔夫(5天30课时)
8/2-5 感统高级(4天24课时)
8/6-26 早教师(20天120课时)
8/6-10 蒙氏(5天30课时)
8/7-11 奥尔夫高级 (5天30课时)
8/11-13 行为分析(3天18课时)
8/12-31 早教师(20天120课时)
8/12-16 亲子(5天30课时)
8/14-16 语言训练(3天18课时)
8/18 早教师(20天120课时)
8/18-21 感统(4天3晚30课时)
8/20-24 蒙氏数学(5天36课时)
8/22 早教师(20天120课时)
8/22-26 奥尔夫(5天30课时)
8/27 早教师(20天120课时)
8/27-31 蒙氏(5天30课时)
8月线上课程排期:
8/17 早教师(12天72课时)
8/17-19 蒙氏(3天18课时)
8/25 早教师(12天72课时)
8/25-27 亲子(3天18课时)
8/29 早教师(12天72课时)
8/29-31 感统(3天18课时)
ICEI美婴国际早期教育师资培训
每月每星期开班!
立即开始报名咨询,立即预定学位!
立即咨询微信咨询
热线电话
返回顶部